在经历了将近半年的寒冬后,数字藏品在2023开年之际重新嗅到了复苏的气息。从年初到现在,国内在数字藏品领域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同时,各大数字藏品平台也开始在平台规则和战略方向上做出了一系列调整。这些频繁出现的利好信号是否预示着今年数藏领域重新复苏呢?
数字藏品今年“触底反弹”?
去年下半年,由于各类监管政策的出台,上半年风风火火的数字藏品突然“刹车”,许多中小数字藏品平台也出现了生存危机。
事实上,数字藏品在本质上仍是数字经济的新兴产业方向之一,在经历了一段沉寂期后,今年已经出现了“触底反弹”的迹象。
日前,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第十一批共502个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名称及备案编号清单中,业内人敏锐地发现,数字藏品相关平台占据了绝大多数,其中包括:人民日报(国家人文历史数藏)、新华网(新华数藏)、央视网(央数藏)、新华社中国搜索(时藏)、光明日报(光明数藏)、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海豹数藏)、鲸探(永恒宇宙)、腾讯区块链、中移动链、中国电信(天翼链)等头部企业的数藏平台。
除此之外,今年1月初,全国首个国家级合规数字资产二级交易平台——中国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宣布启动。据悉,该平台是由中国技术交易所、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华版数字版权服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2月15日,国内头部数藏平台之一的“鲸探”发布了《蚂蚁链数字藏品平台用户服务协议》更新公告,公告表示:对原协议第3.2.2条的转赠规则进行了修改,将转赠期限由180天调整至90天。另外,陕西省的HI元宇宙平台也将转赠期限进行了调整。
业内人士认为,转赠期限的调整可以缩短平台内数字藏品的流转周期,增强藏品的流动性,对于产业的提振显而易见。
数藏要跳出“藏品”服务实体经济
根据央视新闻的报道,中国数字藏品的市场规模在未来几年将达到300亿人民币。今年的数藏产业要有所建树,必定要与复苏的线下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实现线上线下的相互赋能,发挥自己的价值。
对此,米塔之家相关负责人认为,经过一年爆发式的发展,数字藏品已具备广泛的用户基础和行业规模。数字藏品作为数字经济的一部分,坚持“数实合一”,与实体经济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赋能实体经济的作用。例如,在品牌宣传方面,借助数字藏品可以帮助企业锁定私域流量,凭借数字藏品实现消费打折和会员权益。
而在未来,数字藏品更是需要跳脱出过去“藏品”的概念范畴,将数字藏品置于整个数字经济的宏观发展框架之下,思考数字藏品对于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积极作用,在合规守正的基本前提下不断尝试新的可能性,在更多元和更广泛的场景中去应用实践,从中发挥其价值。
借道香港数藏全面出海
在数藏领域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是,从去年底到今年初,香港特别行政区在Web3领域频频推出了一系列新政策,积极布局该领域,其中,数字藏品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上月,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未来将拨款五千万港元加速推动Web3生态圈的发展,将成立并领导一个虚拟资产发展专责小组,联同相关决策局、金融监管机构,以及市场人士,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负责。
同时,国内的数藏中国、唯一艺术等平台也已开始在香港特区开设分支机构,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重新激活数字藏品的活力。
数藏中国创始人王鹏飞表示,未来,数藏领域的“香港模式”被打通,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数字藏品可与海外NFT市场无缝衔接,在“文化出海、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等政策的支持下,数藏这块蛋糕可能会比想象的还要大。 华商报记者 杨刚
本文为腾讯平台华商报记者杨刚的观点,不代表社区立场,不承担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